2月6日,隨著最后一根鉆孔樁的順利灌注,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濟濱高鐵濟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160根主墩樁基施工全部完成,為轉入下部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大橋人僅用時56天,在黃河之上創造了新的樁基施工速度。
濟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是津濰高鐵濟南聯絡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,為濟濱鐵路與G308國道共建,連接遙墻機場站與濟陽站。其中主橋全長1178米,采用四塔三主跨雙索面矮塔斜拉加勁連續鋼桁梁橋。
大橋主墩均采用40根直徑2.0米鉆孔樁,樁長76至90米不等,最大鉆孔深度達114米。施工地層主要為粉砂、粉土,粉質黏土、細砂等,地層變化復雜、穩定性差,鉆孔過程中坍孔、縮孔風險較大,對大直徑鋼護筒插打、超深鉆孔樁成孔、超長鋼筋籠加工與下放、水下混凝土灌注等,都有著較高的要求。
“主墩首根鉆孔樁開鉆以來,項目部緊緊圍繞‘快速施工’理念,加大人員、機械投入,強化組織、緊盯資源配置,為大干快上創造有利條件。為確保鉆孔樁施工質量和進度,項目部在做好方案比選及資源配置的同時,優化鉆孔泥漿配比、采用大功率濾砂機、嚴格控制清孔質量等措施?!表椖靠偣づヤh介紹,“為進一步提高施工工效,項目部充分研究并與河務部門不斷溝通,最終將P39號水中墩鉆孔鋼平臺優化為填筑平臺施工方案,并采用了扭矩大、性能穩定的580型旋挖鉆機,成孔質量及施工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;春節期間,項目部共有200多名工人和管理人員堅守在施工現場不停歇,最終僅用時56天時間便完成了160根樁的施工任務,共完成混凝土灌注4.3萬方,提前2個月完成主墩樁基施工,為轉入承臺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?!?/span>
在此期間,項目部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人員、設備、材料進場難等考驗,同時面對錯綜復雜的對外協調關系,以及黃河手續辦理,項目領導班子通過務實行動,成立現場推進專班,緊抓問題關鍵,強化工作作風及執行力,推動清單化銷項落實,形成日常管理的基本規范和長效機制。
與此同時,在施工過程中,項目部高度重視黃河生態保護,自行研發設計了鉆孔泥漿自循環系統,通過采用大功率篩砂機等先進設備,實現了泥漿從攪拌、存儲、使用、回收到再利用的循環系統,大大降低泥漿使用量的同時,實現了泥漿在黃河內施工的零排放,以實際行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。
隨著主墩樁基的順利完成,項目也將快速轉入承臺及下部結構施工。全體參建人員全力以赴,保安全、抓質量、趕進度,為在汛期來臨之前,完成承臺及下部結構出水作業加油沖刺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